2024年下半年工作部署會,蘇商銀行表彰了全行17位一線員工,并授予“最辛苦的人”稱號。這是蘇商銀行以“執著拼搏使命必達”為主題,開展“雙星”人物評選活動后,又一項全行企業文化活動。
近年來,蘇商銀行大力弘揚奮斗精神、激發全行拼搏干勁,先后在一線員工中選拔了一批執著拼搏、熱情投入、善于作為、業績突出的先進典型,已表彰12名“執著拼搏之星”、12名“使命必達之星”,全方位展示了專業專注、積極向上的蘇商銀行員工形象。
作為江蘇首家、國內發展前列的數字銀行,蘇商銀行堅守普惠定位,強化數字賦能,打造差異化經營模式,做好“五篇大文章”,大力服務城鄉居民、民營企業、科創企業、地方經濟,取得積極成效。截至2024年6月末,蘇商銀行已累計服務小微企業客戶290萬戶,戶均貸款不到10萬元,服務個人消費貸款客戶近500萬戶,戶均貸款僅0.91萬元,服務存款客戶超200萬戶,有效拓寬了普惠金融服務的可及性、覆蓋面和滿意度。
做好普惠金融是民營銀行的定位和使命,服務基礎客群需要耐心,是一項辛苦的事業。成績的背后,是蘇商銀行堅守普惠初心,堅持“做最辛苦的事”的企業文化,以及全體員工爭當“最辛苦的人”的辛勤付出和汗水澆灌。
與傳統的“一對一、面對面”的金融業務模式不同,蘇商銀行更多依靠線上渠道開展業務、服務普惠,實現99%以上的客戶來自線上,99%以上的業務全流程在線辦理,以有限的人力資源服務龐大的基礎客群。
我們的工作時間是有限的,但服務客戶的時間是無限的
在蘇商銀行,更多的客戶經理是線上“數據分析師”。蘇商銀行遠程銀行中心以“科技+數據”為驅動,打造了“CRM系統+企業微信+視頻直播”的線上服務模式。客服人員利用客服電話、新媒體、企業微信等方式,7*24小時做好客戶服務。正是這樣的匠心和拼搏,蘇商銀行贏得了廣大客戶的信賴,以600余名員工實現了對7000多萬客戶的高質量服務。
普惠金融致力于讓更多的客戶,特別是平時難以得到金融服務的群體享受到金融服務,幫助到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。蘇商銀行發揮“科技驅動的O2O銀行”優勢,以數字技術賦能線下團隊,線上線下協同,運用大數據、邁開“鐵腳板”,深入田間地頭,了解客戶需求。
近幾年,蘇商銀行常態化開展“深入田間地頭客戶大走訪”活動,行領導帶頭,全體員工參與,炎炎烈日下、凜凜寒風中,每年都實地走訪小微客戶2000戶以上,不斷加深對客戶的了解和風險識別,切實打通普惠金融服務的“最后100米”。
沒有金融科技,難成普惠金融
在南京河西CBD,蘇商銀行的大樓永遠是“金融城最亮的燈”。燈火通明的辦公樓里,蘇商銀行中后臺的員工們矢志運用金融科技,突破普惠金融難題。
蘇商銀行瞄準數字銀行方向,自覺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擔當,夜以繼日、持續奮斗,自主開發“云開”核心系統等一批自主可控的科技應用,持續開展“小微風控卡脖子攻關工程”,高效支撐普惠業務發展及經營能力提升,努力探索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數字普惠金融路徑。
我們就是要扎根普惠金融,無悔奉獻青春
蘇商銀行是一家年輕的銀行,蘇商銀行的員工也以年輕人為主,35歲以下員工占比高達60%。
近年來,蘇商銀行積極落實二十大提出的“增加低收入者收入,擴大中等收入群體”的原則,收入分配向“最辛苦的人”傾斜,持續為一線人員加薪,優先提高年輕群體、中低收入員工的薪酬。作為一家科技銀行,科技工作者是全行員工的主力軍,人數占比達到51%,但其薪酬占比卻達到全行薪酬的75%。在蘇商銀行,“快樂工作、幸福生活”不僅是一句企業文化口號,更是深入到收入分配、管理制度的方方面面。
助企惠商利小微,滄海橫流顯初心。蘇商銀行將始終做普惠金融事業的堅定踐行者、不懈奮斗者,以“雙星”人物評選、“最辛苦的人”表彰等活動為抓手,積極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,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,不斷激發全行艱苦奮斗、崇尚實干的精氣神,為高質量譜寫普惠金融大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。
來源:金融時報 客戶端